二审组成合议庭后多久宣判
一、二审组成合议庭后多久宣判
二审组成合议庭后宣判时间并无统一明确的固定期限,但有相关的原则性规定。
对于一般的民事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在刑事案件中,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行政案件方面,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二、二审重新立案会改判吗多久
二审就是你如果觉得一审判决有误,想往上告上去的时候能用到的程序。这个程序,主要看的是你上诉的理由和你上诉的内容是否合理合法。二审法院会仔细研究你上诉的请求,看看里面涉及到的事实和法律问题,然后根据这些来做出判断。所以说,二审就是个补充性的审判程序,作用就在于解决一审时遗留下来的那些有争议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二审不会全盘推翻原判,而是针对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进行审理。如果你对二审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上诉法院提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次审理。总的来说,民事二审程序就是给那些对一审判决不满的人提供的上诉机会,一旦一审判决出来后,你得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上诉申请,法院也会在收到上诉申请的30天内在给出明确答复的。
三、二审终审判决后怎么执行判决
二审终审判决作出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进入执行程序。
对于具有给付内容的判决,负有义务的一方应主动履行。若其在规定的履行期限内自觉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如支付款项、交付财物等,执行程序可顺利终结。
若义务人未主动履行,权利人有权在法定期限内,通常是两年,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等材料。
法院在受理执行申请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期间履行义务。同时,法院有权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若被执行人存在拒不执行判决等妨碍执行的行为,法院还可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追究其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二审组成合议庭后多久宣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