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后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一、二审后可以提交新证据吗
二审中可以提交新证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二审程序中的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若当事人在二审中提交新证据,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不过,若一方当事人提出新证据,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要求其说明逾期提供证据的理由。若该理由不成立,法院可能会对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而且对方当事人因新证据而增加的差旅、误工、证人出庭作证等合理费用,由逾期提供证据的当事人负担。总之,二审虽可提交新证据,但需遵循法定程序和要求。
二、二审没有证据能告赢吗
二审没有新证据,也存在胜诉可能,但难度较大。
若一审认定事实、适用法律确有错误,即便二审无新证据,依据法律规定,上级法院经审理也可依法改判、撤销或变更。比如一审程序严重违法,影响案件公正审判,二审法院可能基于此作出有利于上诉人的判决。
然而,若无新证据,二审法院通常会基于一审已查明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审查。若一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二审维持原判可能性较高。因为当事人对自己主张有举证责任,新证据往往能为案件带来新视角和突破点,缺乏新证据意味着难以改变一审既定证据格局。
所以,二审没有证据能否胜诉不确定,需综合案件具体情况、一审审理状况及法律适用等多方面判定。
三、二审裁定可以作为证据吗
二审裁定可以作为证据。二审裁定是上级法院对上诉案件经审理后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定。其作为证据,具有相应证明力。
从证据的关联性来看,若二审裁定所涉及的事实、法律关系与待证事实存在紧密联系,能对案件关键问题起到证明作用,就具备关联性。例如,在前案二审裁定中认定的主体资格、事实经过等,可直接关联到后案的类似争议点。
从合法性上,二审裁定是依照法定程序作出的,符合证据合法性要求。只要是依法定程序、经合法审理作出的裁定,其来源合法,能作为证据使用。
从真实性角度,二审裁定是法院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的权威判定,真实性通常较高。
不过,二审裁定作为证据,证明力并非绝对。法庭会综合全案其他证据进行审查判断,考量其与其他证据的协调性、能否形成完整证据链等,以确定其最终证明效力。
以上是关于二审后可以提交新证据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