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著作侵权的后果有哪些
一、软件著作侵权的后果有哪些
软件著作侵权会带来多方面后果:
民事赔偿责任。侵权人需赔偿著作权人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行政责任。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并可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
刑事责任。对于侵犯软件著作权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计算机软件,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著作权保护类型有哪些内容
著作权保护类型包括以下两类:
1. 著作人身权:
-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 署名权,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 保护作品完整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2. 著作财产权:
- 复制权,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 发行权,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 出租权,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
- 展览权,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等。
三、著作权侵权管辖法院怎么判
著作权侵权案件,一般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1. 对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2. 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3. 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
具体管辖法院的确定,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来判定。
以上是关于软件著作侵权的后果有哪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