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
一、怎么区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
区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 主体:劳动合同主体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劳务合同主体则较灵活,双方可以是法人、自然人或法人与自然人。
- 法律关系: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要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接受管理。劳务合同双方是平等主体,仅为财产关系,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 待遇:劳动合同里,劳动者享有工资、福利、社保等待遇,工资支付有规律性。劳务合同报酬则按双方约定支付,无规律要求,也不享受用人单位福利和社保。
- 保障: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受劳动法律法规保护,用人单位解除合同需符合法定情形并支付经济补偿。劳务合同受民法保护,违约救济依据合同约定。
- 争议解决:劳动合同争议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可起诉。劳务合同争议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二、如何认定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
认定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主体方面,劳动合同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劳务合同主体较灵活,双方可以是法人、自然人,或一方为法人一方为自然人。
法律关系上,劳动合同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隶属关系,要遵守单位规章制度,接受管理;劳务合同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仅基于合同产生权利义务关系。
待遇报酬方面,劳动合同下,劳动者享受多种福利,如社保、带薪休假等,报酬支付通常有规律性;劳务合同报酬按约定支付,无强制社保等福利规定。
合同内容上,劳动合同内容法定,涉及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保护等多方面;劳务合同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自由度高。
国家干预程度不同,劳动合同受劳动法等严格规范,国家干预多;劳务合同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国家干预较少。
举证责任也有区别,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负较多举证责任;劳务纠纷适用“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三、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社保
未签订劳动合同与社保赔偿是两个不同方面的问题。
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赔偿,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一赔偿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开始计算,最多支付十一个月。
而社保赔偿方面,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若因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给劳动者造成损失,比如无法享受医保待遇产生的医疗费用等,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赔偿该部分损失。具体赔偿金额需根据实际损失情况确定。
劳动者维权时,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及社保损失赔偿。
以上是关于怎么区别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