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一、虚假广告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触犯宣扬虚假广告罪的个人将会被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可能面临罚款。
所谓‘虚假广告’,实际上是通过广告这种特定的信息传播方式,对自身所制造的产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进行了过度夸大、虚假编造以及不实的宣传与展示,从而足以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时受到了欺诈或者误导而做出不当的消费决策。
依据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相关条款,凡是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如果他们滥用广告进行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宣传,且情节较为严重的话,将有可能被判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以罚金。
关于虚假广告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首先,本罪侵权的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经营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制度;其次,在客观层面上体现为违反已经存在于国家层面上的广告管理法规,再次,犯罪主体是专属性的主体,即只有特定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才能真正成为本罪的实施者;最后,从主观角度来看,本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出于直接故意,也就是说,他们明知道自己所宣传的广告内容是虚假的,却仍然故意进行虚假宣传。
需要注意的是,过失并不构成虚假广告罪,行为人一般都带有谋求利润的目的,但是这只涉及动机问题,与虚假广告罪的定义本身没有直接关联。
二、虚假广告如何认定犯罪
虚假广告认定犯罪主要依据以下几点:
一是主体方面,一般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等相关主体。
二是客观行为上,存在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的行为。包括虚构不存在的功能、性能,或者对商品实际具有的功能、性能进行夸大等情况。例如将普通保健品宣传为具有治愈绝症的功效。
三是主观方面,相关主体存在故意,明知是虚假信息仍进行广告宣传以达到吸引消费者、获取利益等目的。
四是达到一定的危害后果,如对消费者造成严重误导,使众多消费者基于虚假广告而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或者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等。如果符合以上这些条件,可能会被认定构成虚假广告犯罪,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惩处。
三、虚假广告如何认定
大家要注意。如果你看到以下这些情况,那就可能是虚假广告:
1、广告里说的东西跟实际情况完全对不上号;
2、有些广告让人看不懂,模棱两可,或者有多种解释,或者明明说了真话,但是却让人产生了误会;
3、广告里面关于产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商、保质期、卖得好不好、有什么荣誉、有没有什么承诺之类的信息都是假的。不过如果广告只是稍微夸大了点,但是我们普通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看出这是在吹牛皮的话,那这种情况就不算虚假宣传。
以上是关于虚假广告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