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算
一、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算
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计算需分情况讨论。
若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若属于劳动合同期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计算方式同上。
例如,劳动者在单位工作 3 年 7 个月,月平均工资 5000 元,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那么赔偿金为 5000×4×2 = 40000 元。
二、劳动合同员工终止有赔偿吗
劳动合同员工终止是否有赔偿需分情况判断:
- 员工主动终止:若员工主动提出终止劳动合同,通常没有赔偿。这属于员工自主决定,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原因导致终止:
-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同意续签,或者降低原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签,员工不同意续签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也应支付经济补偿。
- 其他法定情形:如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等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三、入职不签合同怎么劳动仲裁
入职不签合同申请劳动仲裁,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收集证据:要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证据包括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有工资发放记录、社保缴纳记录等能有力证明劳动关系。
2. 提交仲裁申请:前往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仲裁请求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3. 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受理后,会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和地点。
4. 参加庭审:双方需在庭审中举证、质证。劳动者要清晰阐述诉求及事实依据,合理说明证据关联性。
5. 等待裁决:庭审结束后,仲裁委员会会作出裁决。若对裁决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仲裁时效,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以上是关于终止劳动合同赔偿金怎么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