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
一、医疗事故鉴定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
医疗事故鉴定内容包括:
1. 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2. 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 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4. 医疗事故等级。
鉴定方法如下: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医学会鉴定,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时,卫生行政部门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移交医学会组织鉴定。
3. 人民法院委托鉴定,在医疗纠纷诉讼中,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申请或依职权委托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二、做医疗损害司法鉴定需要准备什么
做医疗损害司法鉴定,通常需准备以下材料:
病历资料,包括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这些能全面反映诊疗过程。
相关封存材料,若已进行病历封存,要准备好封存的病历原件及复印件。
此外,还需准备患方身份证明,如身份证等。若涉及委托代理,要提供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同时,准备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其他材料,比如在医疗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录像等视听资料,能辅助说明情况的证人证言等。准确、完整地准备材料,有助于鉴定顺利进行,更客观公正地判定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及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
三、医疗官司属于民事诉讼吗还是刑事
医疗官司通常属于民事诉讼。
一般情况下,医疗纠纷是基于医患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产生的。比如患者认为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其人身受到损害,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等民事责任,这类纠纷适用民事诉讼程序。
当然,如果在医疗行为中存在严重的刑事犯罪情形,如医生故意杀害患者等,则可能涉及刑事诉讼。但单纯因医疗事故引发的纠纷,主要是围绕民事赔偿、责任认定等问题,按照民事诉讼的规则和流程进行审理,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判决等环节,由患者一方提供证据证明医疗机构存在过错及因果关系等,通过民事诉讼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包括哪些内容和方法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