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对方需要什么证据

2025-09-12 12:41:17 法律知识 0
  二审对方需要什么证据?二审中对方所需证据依具体案件而定。民事案件若推翻一审判决,要提供动摇一审认定事实的新证据;刑事案件上诉人改判,需证明原审有错的证据;行政案件当事人要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不合理的新证据,且证据要有关联性、合法性与真实性。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二审对方需要什么证据

   二审中对方所需证据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定。

   若是民事案件,若要推翻一审判决,对方可能需提供足以动摇一审认定事实的新证据。比如一审认定合同成立且有效,对方在二审欲推翻该认定,可能需提供证明合同存在重大误解、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可撤销或无效的证据,像新发现的书面文件、证人证言等能直接证明相关事实。

   若是刑事案件,若对方作为上诉人试图改判,需提供可证明原审判决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程序等方面存在错误的证据。如能证明被告人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新的鉴定意见改变了原审对关键事实的认定等。

   若是行政案件,对方作为当事人可能需提供新证据以证明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合理。例如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时未考虑的重要事实依据,新收集到的证明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作出行政行为的视听资料等。

   总之,二审中对方提供的证据要围绕能够对一审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具备关联性、合法性与真实性。

   二、二审提交新证据是否合理

   二审提交新证据是否合理需依具体情形判断。根据法律规定,新证据包括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若属于上述法定新证据情形,二审提交具有合理性。这有助于更全面地查明案件事实,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比如在一审后出现新的关键证人、新的鉴定结论等,可能改变案件的认定结果,此类新证据的提交应被允许。

   然而,若不属于法定新证据范围,随意在二审提交,可能影响诉讼秩序和效率,导致对方当事人处于不利地位,通常不具有合理性。法院可能对逾期提交证据的一方进行训诫、罚款,甚至对该证据不予采纳。

   总之,二审提交新证据是否合理,关键在于是否符合法定的新证据条件以及是否符合诉讼程序正义和效率原则。

   三、一审判决是二审证据吗

   一审判决可以作为二审证据。一审判决具有一定证明作用。从证据属性来看,它符合证据客观性要求,是客观存在的法律文书。同时具备关联性,在二审中可能与案件争议焦点相关,比如涉及对一审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的审查等情况时,一审判决可作为判断依据。

   在合法性方面,一审判决是按照法定程序作出的司法文书,具有合法性。若一方当事人欲将一审判决作为二审证据,需在二审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不过,一审判决作为证据,并不必然证明待证事实。二审法院会结合案件整体情况,对其证明力进行综合审查判断,全面考量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案件事实的关联程度等,最终确定是否采信该证据以及该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所起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二审对方需要什么证据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