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主体可以作为专利申请人

2025-09-14 14:40:32 法律知识 0
  哪些主体可以作为专利申请人?专利申请人的确定有多种情况:非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设计人可申请;职务发明创造,单位是申请人;合作完成的,合作各方共同申请;委托完成的,按约定或受托方申请;外国申请人也能在中国申请,规定不同。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哪些主体可以作为专利申请人

   1. 非职务发明创造,发明人或设计人可作为专利申请人。即个人依靠自身智慧和劳动完成的发明创造。

   2.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单位成为专利申请人。比如单位员工执行本单位任务或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

   3. 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由合作各方共同作为专利申请人。各方依协议约定分享权利并承担义务。

   4. 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若有约定,依约定确定申请人;无约定时,完成发明创造的受托方为申请人。

   5. 外国申请人也可在中国申请专利。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申请人,享有与中国申请人同等权利;在中国没有相关居所或营业所的外国申请人,需按中国法律规定办理申请手续。

   二、专利申请文件格式要求怎么写

   专利申请文件格式有严格要求。

   申请书需包含发明创造名称、发明人姓名、申请人姓名或名称等信息,应准确清晰。

   说明书要对发明创造作出清楚、完整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实现为准,包括技术背景、发明内容、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等部分。

   权利要求书应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附图需用统一规格绘制,附图标记清晰准确。

   此外,摘要应简要说明发明创造技术要点,不超过一定字数。申请文件各部分纸张大小、页边距等也有规定,且需按顺序排列,一式多份。撰写时要严格遵循格式规范,确保专利申请顺利进行。

   三、专利的申请人是学校还是个人

   专利申请人既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个人。

   如果是学校科研人员在执行学校任务或主要利用学校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学校。

   若是个人独立完成的发明创造,或者在没有利用学校资源的情况下作出的成果,申请人则为个人。

   例如,某高校教师在学校科研项目中研发出新技术,该专利申请人通常是学校;而一位业余发明家自己构思并完成了一项小发明,申请人就是其本人。

   确定专利申请人需依据发明创造的完成背景和资源利用情况等来判断,明确归属对于后续专利相关权益的行使、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关于哪些主体可以作为专利申请人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