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行为属无效合同

2025-09-19 12:00:08 法律知识 0
  哪些行为属无效合同?依据民法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虚假意思表示签的、违反法规强制性规定(导致无效的)、违背公序良俗的、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合同无效。确认合同无效要结合实际依法律判断,存疑可咨询法律人士。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哪些行为属无效合同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行为订立的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比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订立的合同。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如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的买卖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例如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合同内容违反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如以人身为抵押的借款合同。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比如,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损害被代理人利益而签订的合同。

   确认合同无效,需结合具体情况,依据法律规定判断。若对合同效力存疑,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二、定金太高合同无效吗

   定金太高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当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百分之二十时,只是超出部分不适用定金罚则,即不能按照定金规则处理超出部分。而未超出百分之二十的部分,仍然有效,受法律保护。

   例如,甲乙签订的主合同标的额为100万元,双方约定定金为30万元,那么其中20万元作为定金是有效的,另外10万元不产生定金效力。如果支付定金一方违约,收受方可以没收20万元定金;若收受定金一方违约,需双倍返还40万元。

   所以,定金过高不会导致整个合同无效,仅超出法定比例部分不按定金规则处理,合同其他条款若无其他无效情形,依然具有法律效力。

   三、无效合同能要上房吗

   无效合同的情况下能否要上房,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若合同被认定无效,其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按照法律规定,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所以,如果已依据无效合同交付了房屋,卖房者有权要求购房者返还房屋;而购房者也可要求卖房者返还已支付的购房款。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购房者是善意第三人,且对合同无效并无过错,同时已经实际入住并对房屋进行了装修等添附行为,这种情况下,要求购房者立即返还房屋可能会造成其较大损失。此时,法院可能会综合考量各方利益,根据公平原则进行处理,可能不会简单地判决购房者返还房屋,而是要求卖房者给予购房者一定补偿。

   若合同无效是因卖房者的过错导致,购房者不仅可以要求返还购房款,还可要求卖房者赔偿相应损失。总之,无效合同能否要上房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具体案件事实和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以上是关于哪些行为属无效合同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