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叫无效协议合同
一、什么叫无效协议合同
无效协议合同指因欠缺生效要件,在法律上不具有约束力,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协议合同。其判定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以下情形的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第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这类人缺乏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签合同自然无效。
第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这种虚假表示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第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第四,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这类合同损害了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第五,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无效。
合同被认定无效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无效合同可以撤诉吗
在涉及无效合同的诉讼中,原告可以撤诉。撤诉是当事人对自身诉讼权利的处分,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法院一般会准许。
依据相关法律,在人民法院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若不存在以下情形,法院通常会准许撤诉:一是撤诉可能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合法权益;二是撤诉是受胁迫作出;三是案件已进入二审阶段且不符合特定撤诉条件等。
对于无效合同纠纷,若原告发现证据不充分、与被告达成庭外和解,或出于其他考虑,都可以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不过,撤诉后可能面临一些法律后果,如诉讼时效可能重新计算,且除特定情形外,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起诉可能不被受理。所以,原告在决定撤诉前,需充分考量利弊,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律师。
三、什么叫无效赠与合同
无效赠与合同指因法定原因,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赠与合同。以下几种情形可致赠与合同无效:
一是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赠与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儿童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将贵重物品赠与他人,此赠与合同无效。
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的赠与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撤销。若被撤销,则该合同自始无效。如甲以威胁乙生命安全的方式,迫使乙签订赠与合同,此合同可被撤销而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赠与毒品、枪支等违禁品的合同,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若赠与行为严重违背社会公德、公序良俗,如为维持婚外情关系而进行大额赠与,该合同也无效。
四是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赠与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合法权益,合同无效。比如甲、乙合谋,通过赠与方式转移财产,损害债权人丙利益,此赠与合同无效。
以上是关于什么叫无效协议合同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