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行为订立的合同无效
一、哪些行为订立的合同无效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行为订立的合同无效: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签合同自然也无效。
2.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例如,为逃避债务虚假签订房屋买卖合同,这类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应认定无效。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比如,买卖毒品、枪支弹药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自始无效。
4.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若合同内容违背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像签订以人身为抵押的借款合同,会被认定无效。
5.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例如,公司股东恶意串通,签订合同转移公司资产,损害其他股东利益,该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可以申请仲裁合同无效吗
可以申请仲裁合同无效。根据法律规定,仲裁是解决合同争议的方式之一,若合同中约定了有效的仲裁条款,当事人可以就合同效力问题申请仲裁。
仲裁机构受理后,会依据法律和事实判断合同是否无效。判断合同无效通常有法定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申请仲裁时,当事人需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材料,证明合同存在无效情形。仲裁庭会按照仲裁规则进行审理,听取双方陈述和辩论,调查核实证据。最终仲裁庭会作出裁决,若认定合同无效,将对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进行处理,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三、合同不合理能认定无效吗
合同不合理不一定能认定无效。合同无效需符合法定情形,根据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合同不合理可能表现为显失公平等情况,但这并不直接等同于合同无效。如果合同条款显失公平,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合同。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在实践中,对于不合理的合同,当事人应先分析不合理的具体表现和程度。若只是个别条款存在轻微不合理,可通过协商、补充协议等方式进行调整。若不合理程度严重,达到显失公平或其他法定可撤销情形,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总之,不能仅因合同不合理就认定其无效,要结合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判断。
以上是关于哪些行为订立的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