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格式合同是无效的吗

2025-09-20 14:41:12 法律知识 0
  格式合同是无效的吗?格式合同并非当然无效。《民法典》规定,一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情形下的格式合同无效,不合理免除己方责任等格式条款也无效。若不存在法定无效情形,遵循公平原则且履行提示说明义务,合同则有效,需依具体情况和法律认定。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格式合同是无效的吗

   格式合同并非当然无效。格式合同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民法典》规定,若格式合同存在以下情形则无效:一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此外,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以及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格式条款无效。

   不过,若格式合同不存在上述法定无效情形,且订立过程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同时提供方对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该格式合同就是有效的。所以,判断格式合同是否有效,要依据具体合同内容和相关法律规定来认定。

   二、合同签什么字符无效

   一般来说,以下几类字符或表述可能导致合同部分或全部无效:

   1.违背公序良俗的字符内容。若合同中包含违背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文字表述,该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例如,约定进行违法或违背道德伦理的交易。

   2.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表述。当合同双方以特定字符表述串通起来,目的是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时,合同无效。比如,甲乙签订合同故意抬高价格,损害丙的利益。

   3.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字符。合同条款若与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此部分条款无效。如合同约定买卖毒品,这明显违反刑法规定。

   4.因欺诈、胁迫手段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的表述。若合同中的字符体现出一方通过欺诈、胁迫方式,让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愿下订立合同,同时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

   5.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内容。若合同表面文字合法,但实际目的非法,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例如,以合作投资之名行非法集资之实。

   总之,合同中的字符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序良俗,否则可能面临无效的法律后果。

   三、合同无效起诉有用吗

   合同无效起诉是有用的。当怀疑合同无效时,通过起诉由法院判定合同效力是必要途径。若合同存在法定无效情形,如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当事人可向法院请求确认合同无效。

   起诉确认合同无效有诸多益处。其一,能使当事人摆脱无效合同约束,无需继续履行不合理义务。其二,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不过,起诉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合同存在无效情形。当事人应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履行凭证、沟通记录等,以增加胜诉几率。

   以上是关于格式合同是无效的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