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效合同怎么要求赔偿
一、无效合同怎么要求赔偿
无效合同要求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确定合同无效。依据《民法典》,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被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无效后,才可主张赔偿。
其次,明确赔偿范围。通常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现有财产减少,如为履行合同支付的费用;间接损失是可得利益丧失,如因合同无效失去的预期收益。
再次,划分责任。合同无效后,有过错一方应赔偿对方损失;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法院会根据各方过错程度确定赔偿比例。
最后,采取维权措施。可先与对方协商赔偿事宜,协商一致签订赔偿协议。若协商不成,收集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起诉时注意诉讼时效,避免权利受损。
二、合同无效物权还有效吗
合同无效时物权是否有效,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在我国,物权变动一般遵循区分原则,即合同效力与物权变动效力相区分。依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若合同无效是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等,且物权变动符合法定要件,物权可能有效。例如,不动产已完成登记,动产已完成交付,即便合同无效,物权变动可能已完成,物权仍有效,但原合同当事人可基于不当得利等法律规定,要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
反之,若合同无效导致物权变动缺乏合法基础,且未满足物权变动的其他法定条件,物权变动不发生效力,物权也就无效。
所以,合同无效不必然导致物权无效,需结合物权变动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确定。
三、格式条款属无效合同吗
格式条款不一定属于无效合同。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判定其是否有效需依据具体情况。
若格式条款存在以下情形,则无效:一是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同时,若格式条款提供者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该条款也无效。比如,商家在合同中规定“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这可能不合理地排除了消费者退换货的主要权利,该条款可能被认定无效。
不过,若格式条款不存在上述法定无效情形,且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通常是有效的。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怎么要求赔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