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效合同属于未签合同吗

2025-09-20 18:41:20 法律知识 0
  无效合同属于未签合同吗?无效合同和未签合同是不同概念,不能将二者等同。未签合同指双方未订立合同、未就权利义务达成合意;无效合同是已签合同,但因法定无效情形,虽成立却无法律效力,还涉及财产返还等问题。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无效合同属于未签合同吗

   无效合同并不属于未签合同。

   未签合同指的是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订立任何合同,不存在具有合同形式和内容的约定,双方未就权利义务达成合意。

   而无效合同是当事人已经签订了合同,合同在形式上是存在的。但由于存在法定的无效情形,比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导致合同虽然成立了,但不具有法律效力。

   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无效合同和未签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无效合同等同于未签合同。

   二、电大合同无效是怎么回事

   电大合同无效,可能基于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合同主体不适格。若签订合同的一方或双方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电大合同,该合同自始无效。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其民事法律行为需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二是意思表示不真实。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电大合同,受欺诈、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无效。例如,招生方故意夸大教学资源和毕业保障等情况,诱使学员签订合同。

   三是合同内容违法违规。若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该合同也会被认定无效。比如,合同约定的教学内容违反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是恶意串通。合同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该合同无效。例如,招生方与个别学员串通,以虚假的学习记录骗取国家补贴等。

   当电大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去法院怎么判定合同无效

   判定合同无效需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向法院起诉时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确认法定无效情形。《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二,收集证据。围绕合同存在的无效情形收集证据。比如证明对方无民事行为能力,可收集其精神状况鉴定等材料;若主张合同是虚假意思表示,需提供双方虚假行为、真实目的等相关证据;对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要指出具体法律条文并提供相应证据。

   第三,撰写起诉状。明确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请求判定合同无效)、事实与理由(详细阐述合同符合无效情形的事实)。

   第四,提起诉讼。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及证据材料。法院受理后,会依据双方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若认定合同符合法定无效情形,会依法判定合同无效。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属于未签合同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