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的吗
一、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的吗
显失公平的合同并非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具体分析如下: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而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合同。这种情况下,法律赋予了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当事人撤销合同的权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需注意,当事人应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所以,显失公平的合同在被依法撤销前是有效的,只有在被依法撤销后才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否无效合同吗以及是否需要履行
显失公平的合同并非无效合同,而是可撤销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在合同被依法撤销前,该合同是有效的,当事人一般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但如果受损害方依法行使撤销权,经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审理后确认撤销该合同,那么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无需再履行。
具体而言,可分以下几点理解:(一)显失公平合同在未被撤销时,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应当履行;(二)若受损害方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撤销权,且符合法定撤销情形,合同被撤销后,就无需履行,已经履行的部分还可能涉及返还财产等后续问题;(三)当事人放弃撤销权的,合同继续有效,仍需履行。
三、显失公平的合同是否属于无效合同
显失公平的合同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无效合同,其在性质上应归类为可撤销的合同类型。
对于此类合同的裁定权归属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在裁决结果正式生效之前,该份合同仍旧具备法律效力。
若裁决内容使合同条款发生了变更,则应当按照裁决之后的变更情形执行;反之,倘若裁决最终撤销了合同,则意味着自合同成立之初便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且合同自始至终无效。
以上是关于显失公平的合同是无效的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