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合同签了无效

2025-09-21 08:40:23 法律知识 0
  什么合同签了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虚假意思表示、违反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所签合同无效。如不满八岁未成年人签的、为逃债虚假签的合同等。签合同时要合规,防法律和经济风险。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什么合同签了无效

   以下几种合同签了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所签合同也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例如双方为了逃避债务,虚假签订一个买卖合同,这类合同不产生法律效力。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比如买卖毒品的合同,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无效的。不过,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像以人身为抵押的借款合同,违背了公序良俗,应认定为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例如,甲乙恶意串通,签订合同低价转让甲的财产,损害了债权人丙的利益,该合同无效。

   在签订合同时,要确保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要求,避免签订无效合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二、违规的合同无效吗

   违规的合同并非一定无效。合同是否有效,需依据具体违反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判定。

   若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该强制性规定是效力性强制性规定,那么合同无效。效力性强制性规定旨在直接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一旦违反,合同的效力会被否定。例如,某些涉及金融安全、市场秩序等领域的法律规定,违反这些规定签订的合同通常无效。

   但如果合同只是违反了管理性强制性规定,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主要是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需要,不直接涉及合同效力的否定。比如企业超越经营范围签订合同,一般不会仅因此认定合同无效。

   此外,若合同违反的是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通常不影响合同效力,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所以,判断违规合同的效力,要结合具体的违法情形和法律规定综合分析。

   三、无效合同怎么确认

   确认无效合同需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判断。我国法律规定,以下情形合同无效:

   第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如企业受欺诈与他人签订合同,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此合同无效。

   第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比如合同双方为私利勾结,签订损害集体利益的合同,该合同不具法律效力。

   第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像当事人通过看似合法的贸易合同掩盖走私行为,合同无效。

   第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若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应认定无效。

   第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反国家法律强制要求签订的合同,自始无效。

   确认合同无效可由当事人自行协商,也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确认。法院和仲裁机构会审查合同是否存在上述法定无效情形,经审理认定合同无效的,合同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

   以上是关于什么合同签了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