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效合同的认定及处理
一、无效合同的认定及处理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
(一)无效合同的认定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欺诈是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胁迫是威胁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的表示,并且损害了国家利益时合同无效。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例如合同双方为了谋取私利,互相勾结损害他人权益的合同无效。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名为买卖实为逃避债务的赠与合同等属于无效合同。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像违反公序良俗的合同。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二)无效合同的处理
1. 返还财产。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 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 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如果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二、无效合同的认定标准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关于无效合同之认定要点如下:首先,双方当事人如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之人,则其所签订之合同自始无效;其次,若合同内容存在意思表示不真实之情形,亦将导致合同无效;最后,若合同内容违反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社会公共利益等强制性规定,同样会被判定为无效合同。
对于因无效合同而获得之财产,应予全数返还;若无法返还或无须返还时,则应以公平合理的方式进行折价补偿。
三、无效合同的认定标准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无效合同的确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当事方之一必须为无民事行为能力者;其次,交易行为所产生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或虚假成分;最后,合同内容触犯了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公共利益等相关规定。
在这个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环节是:对于因无效合同而获取的财产,行为人有义务将其退还给对方;若无法全部归还或是没有必要进行返还时,则需要对财产价值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的认定及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