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效的合同合法吗
一、无效的合同合法吗
无效的合同不合法。无效合同是指因欠缺合同的生效要件,在法律上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存在以下情形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这些情形都表明合同存在不合法的因素。
无效合同自成立时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无效合同因其本身具有违法性特征,不具备合法性。
二、无效合同该怎么判
判定合同无效需依据法律规定。《民法典》规定,以下情形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意思表示签订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法院判定合同无效,会先审查合同主体,若一方或双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无效。接着查看意思表示,存在虚假表示的合同不具法律效力。还要审查合同内容是否违法违规或违背公序良俗,以及是否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情况。
合同被判定无效后,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总之,判定合同无效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依据法律规定严格审查,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市场交易秩序。
三、空白合同算无效吗
空白合同不一定无效。合同无效需符合《民法典》规定的法定情形,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若空白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仅合同部分条款空白,之后双方协商补充完善,该合同有效。
然而,签订空白合同存在较大法律风险。一方可能利用空白处填写对另一方不利的内容,导致权益受损。若有证据证明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签订空白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后,合同自始无效。
因此,不能简单判定空白合同无效,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是否存在法定无效情形或可撤销情形综合判断。
以上是关于无效的合同合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