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无效合同有什么条件

2025-09-23 02:01:35 法律知识 0
  无效合同有什么条件?法律规定,无效合同需满足几个条件:主体不适格,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虚假意思表示订立的;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背公序良俗;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判断时要综合考量以维护权益和秩序。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无效合同有什么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无效合同需满足以下条件:

   1.主体不适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这是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无法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虚假意思表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这类合同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具有法律效力。

   3.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这旨在维护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

   4.违背公序良俗: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公序良俗代表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合同不能与之相悖。

   5.恶意串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这种行为损害了第三方的利益,法律予以否定评价。

   判断合同是否无效,需综合考量上述因素,以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交易秩序。

   二、格式条款合同无效吗

   格式条款合同并非必然无效。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判断其是否有效,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存在以下情形的格式条款无效:一是具有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情形,像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等。二是存在民法典规定的免责条款无效情形,如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三是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以及排除对方主要权利。

   不过,若格式条款不存在上述法定无效情形,且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一般是有效的。当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应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三、合同无效要怎么判定

   判定合同无效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形可判定合同无效。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缺乏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这类合同自始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但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例如,违反金融监管规定的合同,可能因违反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合同内容违反社会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也会被认定无效。

   五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双方故意勾结,损害第三方利益,合同无效。

   判定合同无效要综合考量合同签订主体、意思表示、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判断。

   以上是关于无效合同有什么条件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