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确定无效的合同有效吗
一、确定无效的合同有效吗
确定无效的合同自始无效,不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法律规定,无效合同是指欠缺合同的生效要件,在法律上确定的当然完全不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其无效是绝对的,且从合同订立时就无效,并非后来才失去效力。一旦合同被认定无效,就不会因时间、履行等因素而变得有效。
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合同无效验收怎么结算
合同无效但工程已验收,结算方式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若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可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承包人。因为虽然合同无效,但承包人投入了人力、物力完成工程且质量达标,为保障其权益,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较为合理。
若建设工程经验收不合格,修复后经验收合格的,发包人可以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修复后仍不合格的,承包人则无权请求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
此外,还需考虑过错问题。如果合同无效是一方过错导致,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过错方赔偿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比如发包人提供设计存在问题,承包人未严格审查就施工,双方都有过错,需按过错程度分担损失。总之,合同无效验收后的结算要综合工程质量、合同约定、双方过错等多方面因素确定。
三、确认合同无效可调解吗
确认合同无效案件通常不可调解。
合同效力的判定是依据法律规定进行的客观判断。合同是否有效,有明确的法律标准,如《民法典》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等。
调解本质是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对权利义务进行协商、让步以达成和解。而确认合同无效是对合同是否符合法定无效情形的认定,不能通过当事人协商改变。若允许调解,可能出现当事人为了自身利益,违背法律规定随意达成关于合同效力的协议,破坏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所以,法院在审理确认合同无效案件时,只能依据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而不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以上是关于确定无效的合同有效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