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人会造成合同无效

2025-09-23 10:21:59 法律知识 0
  什么人会造成合同无效?造成合同无效的主体通常有四类人,分别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恶意串通的当事人,像企业采购人员与供应商勾结;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行为的人,如为逃债虚假转让财产;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人。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什么人会造成合同无效

   造成合同无效的主体通常有以下几类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类人因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订立的合同无效。例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他们无法清晰理解合同的性质、内容和后果,所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2.恶意串通的当事人:如果合同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恶意勾结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该合同无效。比如,企业的采购人员与供应商恶意串通,抬高采购价格,损害企业利益,此采购合同就是无效的。

   3.以虚假意思表示实施行为的人:当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合同,也就是并非出于真实意愿,而是为了其他非法目的而签订合同,合同会被认定无效。例如为逃避债务而虚假转让财产签订的合同。

   4.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行为人:若合同订立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比如从事非法经营活动而签订的合同,因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而不具有效力。

   二、公安怎么认定合同无效

   公安机关一般不直接认定合同无效,认定合同无效通常是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职责。不过,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若涉及合同相关案件,可能从以下方面判断合同是否可能无效并开展工作:

   1.审查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行为:若合同涉及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合同可能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比如一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该合同会因违法而不具有法律效力。

   2.核实是否违背公序良俗:如果合同内容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公安机关在调查中会关注此类情况。例如合同约定的事项严重损害公共道德,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可能被认定无效。

   3.检查合同主体和意思表示:若发现一方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存在胁迫、欺诈等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签订合同的情形,公安机关会收集相关证据,这些情况也可能导致合同无效。

   公安机关将相关事实和证据固定后,涉及合同效力的最终判定需由法院或仲裁机构依据法律规定作出。

   三、工矿合同怎么判定无效

   判定工矿合同无效,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以下方面考量:

   1.主体不适格:合同当事人若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工矿合同,通常认定无效。

   2.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或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情形,合同无效。比如,供应商故意隐瞒产品质量问题欺诈采购方签订合同。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若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例如,合同涉及的工矿产品属于国家禁止交易物品。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也会被认定无效。

   5.形式不合法: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合同需采用特定形式而未采用,可能影响合同效力。

   判定工矿合同无效要综合分析合同各方面情况,如有争议,可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以上是关于什么人会造成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