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同无效举证责任怎么办
一、合同无效举证责任怎么办
在合同纠纷中,合同无效的举证责任分配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原则。即主张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需对合同存在无效情形承担举证责任。
《民法典》规定了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若一方主张合同因上述情形无效,就需要提供相应证据。比如,若主张对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提供证明其精神状态、年龄等方面的证据;若主张合同违反强制性规定,要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条文以及合同违反该条文的证据。
在举证过程中,要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若无法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合同无效,将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其主张合同无效的诉求。
二、未经招投标合同是否无效
未经招投标的合同不一定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而未招标的,合同可能会被认定无效。
在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等,属于必须招标的范围。如果这些项目未经过招投标程序就签订合同,依据相关法律,合同可能会被判定无效。
然而,如果项目不属于必须招标的范围,即使未进行招投标,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他生效要件,如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合同就是有效的。
所以,判断未经招投标的合同是否无效,关键在于该项目是否属于法定必须招标的范围。对于必须招标而未招标的合同,其效力可能存在瑕疵;对于非必须招标项目的合同,应依据合同生效的一般要件来认定其效力。
三、房地产合同无效如何维权
房地产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权:
第一,要求返还财产。依据法律规定,合同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购房者已支付购房款,开发商应返还该款项;若房屋已交付使用,购房者需返还房屋。
第二,主张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开发商故意隐瞒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导致合同无效,应赔偿购房者因信赖合同有效而遭受的损失,如利息、装修费用等。
第三,协商解决。发生纠纷后,当事人可以自行沟通,就合同无效后的处理方案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签订和解协议。
第四,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若协商不成,当事人可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没有仲裁条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如合同、付款凭证、沟通记录等。
以上是关于合同无效举证责任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