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不包括

2025-09-28 16:01:56 法律知识 0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不包括?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有常见法定条件,像劳动者试用不符条件、严重违纪、失职致重大损害等。同时也有不能解除的情形,如劳动者怀孕、维权等情况,不符合法定解除情形不在可解除范围内。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不包括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众多,常见的法定条件有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因欺诈、胁迫等致使劳动合同无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而不包括的情形主要有:用人单位不能仅因劳动者怀孕、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处于医疗期、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等法定不得解除的情况而解除合同;不能因为劳动者正常的维权行为,如依法要求支付加班费、缴纳社保等而解除合同;也不能以不合理、不合法的理由,如个人喜好、与领导关系不睦等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总之,不符合法定解除情形的情况,都不在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的范围内。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和劳动者单方解除。

   协商解除条件是双方自愿且达成一致。程序为双方协商,签订解除协议。法律后果是双方劳动关系终结,用人单位需按约定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分三种情况。一是过失性辞退,如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条件是劳动者存在法定过错情形,无需提前通知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程序是用人单位证明劳动者过错并通知解除。二是非过失性辞退,如劳动者患病不能从事原工作等。需提前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三是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等原因裁员,需提前说明情况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同时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单方解除也分两种。预告解除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无经济补偿。即时解除适用于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立即解除并要求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解除后,用人单位需出具证明,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劳动者应按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三、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不续签一直用人咋办

   劳动合同到期后不续签但继续用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益义务受到相应法律调整。

   对于劳动者而言,可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自合同期满未续签满一个月的次日起,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最多支付十一个月。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收集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发放记录、工作证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也面临一定法律风险。除支付双倍工资外,若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用人单位还可能需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若后续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需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总之,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却继续用人,双方权益受法律保障与约束。劳动者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需依法履行义务,避免法律风险。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不包括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