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争议有哪些处理方法
一、劳动争议有哪些处理方法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自行协商,就争议事项达成和解协议。协商解决具有灵活性、高效性,能快速解决问题,且成本较低,有利于维持双方合作关系。
二是调解。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应履行。调解具有中立性和专业性,有助于化解矛盾。
三是仲裁。若协商、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仲裁委员会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裁决。
四是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判决具有强制执行力。
二、劳动争议有哪些
劳动争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比如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予以否认的情况。
二是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例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或者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提前离职,用人单位要求支付违约金等。
三是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如用人单位以旷工等理由对劳动者予以除名,劳动者认为不合理;劳动者辞职未按规定程序办理引发纠纷等。
四是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像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
五是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例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因工伤待遇支付问题与用人单位产生分歧等。
三、劳动争议由谁管辖
劳动争议的管辖分不同情况。
地域管辖方面,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合同履行地为劳动者实际工作场所地,用人单位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若用人单位未经注册、登记的,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所在地为用人单位所在地。
级别管辖上,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范围可能依当地规定有所不同,一般基层仲裁委处理常规劳动争议案件,重大、复杂、集体性等特殊案件可能由上级仲裁委管辖。
此外,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也存在。仲裁委发现已受理案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时,会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当两个仲裁委对案件管辖权有争议时,由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指定管辖。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准确判断管辖机构,避免因管辖问题影响维权进程。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有哪些处理方法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