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用人单位没上工伤保险出了工伤咋办

2025-10-05 04:41:36 法律知识 0
  用人单位没上工伤保险出了工伤咋办?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工伤后其仍需担责,支付多项费用,构成伤残的还有其他赔偿。劳动者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仲裁或诉讼,过程中要提供相关证据,应及时维权获赔偿。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用人单位没上工伤保险出了工伤咋办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仍需承担相应的工伤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费用。构成伤残等级的,还需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赔偿。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提供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等,以及工伤认定的相关材料,如工伤事故报告、医疗诊断证明等。

   此外,劳动者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作出公正的判决。

   总之,用人单位未上工伤保险并不意味着劳动者不能获得工伤赔偿,劳动者应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公司只买意外险发生工伤怎么赔偿

   公司仅为员工购买意外险而发生工伤时,赔偿责任的承担较为复杂。首先,意外险通常是商业保险,其赔付范围和标准由保险合同约定。一般来说,意外险主要针对因意外事故导致的身体伤害进行赔偿,如意外伤害医疗、伤残赔偿等。

   然而,工伤赔偿是基于工伤保险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即使公司已购买意外险,仍不能免除其在工伤方面的法定赔偿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既可以依据意外险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也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偿。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进行赔付后,若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与保险赔付存在差额,用人单位仍需承担该差额部分的赔偿。

   用人单位应按照工伤认定的结果,向员工支付工伤医疗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等各项费用。同时,还需承担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总之,公司仅购买意外险不能替代工伤赔偿,员工有权同时主张两者的赔偿权益,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哪些属于工伤哪些不属于工伤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以下属于工伤的情形: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不属于工伤的情形通常包括:

   1.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醉酒导致伤亡的;

   3.自残或者自杀的。

   判断是否属于工伤,需要综合考虑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等多个因素,具体情况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进行认定。

   以上是关于用人单位没上工伤保险出了工伤咋办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