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法典兼职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一、民法典兼职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兼职合同在法律层面上被认定为有效力的。
只有当合同满足下列多项严格条件后,其才会获得由法律赋予的法律效力:首先,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拥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当事人在签署合同时必须是基于自身真实、自由的意愿;再次,合同的条款和内容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中关于禁止性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等基本准则。
法律中所规定的其他能够使合同生效的各种条件也需得到满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二、兼职人员需要签合同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之明确规定,从事兼职工作同样必须签署相关合同。
这部法律指出:雇主需与受雇员工签署正式的劳动合同,然而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兼职工作的特殊性,还有进一步详细规定。
该规定阐明了: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情况下,雇佣双方可选择采取口头形式达成协议。
这就意味着,即使是非全日制的兼职工作,也需要签署劳动合同,然只需进行口头商定即可,无需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
三、兼职工作的员工要签合同吗
对于从事兼职工作的人员而言,必须签署劳动合同。
我国现行法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必须就雇佣关系存在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但是对兼职者的情况则另作特殊规定。
具体来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细则,非全日制用工(例如短期或临时性工作)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口头协议的方式建立雇佣关系。
尽管兼职工作者无需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但仍需以口头约定的方式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
首先,当用人单位选择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根据该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按照每满一年向其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原则进行赔偿,且最高金额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若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不足一年,则应按照一年的标准发放相应的补偿金。
如果因用人单位做出的关于除名、开除、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以及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方面的决策而引发劳动争议,那么用人单位将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
以上是关于民法典兼职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