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伤用人单位怎样补偿

2025-10-12 04:20:31 法律知识 0
  工伤用人单位怎样补偿?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需承担补偿责任,包括治疗工伤期间工资福利,五级、六级伤残职工难以安排工作时的伤残津贴,终止或解除合同时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按标准支付费用。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工伤用人单位怎样补偿

   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补偿责任,具体如下:

   1.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2.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职工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此外,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在此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二、工伤认定申请书申请人应该写谁

   工伤认定申请书的申请人通常可以是以下主体:

   一是职工本人。职工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认为符合工伤认定情形的,有权自行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有义务在规定时间内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这是基于其对职工的劳动保护责任,若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三是工会组织。包括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以及各级工会组织。工会组织代表职工利益,当职工本人或用人单位未及时申请工伤认定时,工会组织可依法提出申请,保障职工获得应有的工伤权益。

   总之,工伤认定申请书申请人主要涉及职工本人、用人单位和工会组织,他们在不同情形下都有资格依法提起申请。

   三、被辞退工伤补偿怎么办

   被辞退后涉及工伤补偿,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首先,确认工伤认定情况。若尚未进行工伤认定,需尽快向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按要求提交劳动关系证明、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认定为工伤是获取补偿的基础。

   其次,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伤残等级不同,补偿标准也有差异。

   关于补偿内容,包含医疗待遇,如医疗费、康复费等实报实销;停工留薪期工资,在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若构成伤残,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若单位违法辞退,除工伤补偿外,还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

   若与单位就工伤补偿事宜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维权。准备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工伤用人单位怎样补偿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