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拖欠工资的定义
拖欠工资指的是雇主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支付工资的时间内,未能按照约定支付给员工应得的全部或部分工资。
二、违法标准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情况被视为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
- 超过一个月未支付工资;
- 连续拖欠工资超过15天;
- 拖欠工资总额达到员工一个月工资以上的。
三、法律后果
一旦雇主违反上述规定,将被视为违法行为,可能面临以下法律后果:
- 支付拖欠的工资及迟延支付期间的赔偿金;
- 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预防措施
为了防止拖欠工资的情况发生,雇主应当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 按时支付工资,不得无故拖延;
- 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制度,明确支付时间、方式等;
- 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工资待遇及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