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侵犯专利权应由什么法院管辖
一、侵犯专利权应由什么法院管辖
侵犯专利权纠纷的法院管辖有以下规定:
一是级别管辖。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指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专利纠纷案件。
二是地域管辖。因侵犯专利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其中,侵权行为地包括:被控侵犯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产品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专利方法使用行为的实施地,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行为的实施地;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实施地。上述侵权行为的侵权结果发生地也属于侵权行为地。
总体而言,确定管辖法院需综合考虑案件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
二、侵犯专利权如何定罪量刑标准
侵犯专利权的定罪量刑主要涉及假冒专利罪。相关标准如下:
一是定罪标准。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假冒专利罪。“情节严重”通常包括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五十万元以上;假冒两项以上他人专利,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等情形。
二是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犯假冒专利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司法实践中,确定具体刑罚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侵权行为的持续时间、侵权产品的销售范围和数量、对专利权人造成的损害程度等。如果侵权人在案发后能够积极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主动停止侵权行为,且具有悔罪表现等,可能会在量刑时从轻处罚;反之,若侵权行为恶劣、拒不改正,可能会面临较重的刑罚。
三、侵犯专利权行为怎样判定责任和义务
判定侵犯专利权行为的责任和义务,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在责任判定方面:
一是民事责任。若存在未经许可实施他人专利等侵权行为,侵权人需停止侵权行为,即停止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相关侵权行为。同时,应赔偿专利权人因侵权所遭受的损失,损失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二是行政责任。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一定倍数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处一定数额的罚款。
三是刑事责任。若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义务方面,侵权人有义务主动停止侵权,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承担相应的赔偿等责任。专利权人也有义务提供相关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存在及自身损失等情况。
以上是关于侵犯专利权应由什么法院管辖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