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二审后再诉和上诉的区别
一、二审后再诉和上诉的区别
二审后再诉和上诉大不同!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表达不认可,请求上一级法院重审,撤销或变动原本判决或者裁定的行为;而二审后再诉,就是在二审做出后,关于同一纠纷的第二次起诉。需要注意的是,二审判决往往是终极判定,已经具备了既判力。如果没有新鲜事实、新证据或者法律适用不当等法定情况,法院通常不会再次受理二审后再诉案件。简言之,上诉是针对一审判决未生效时向上一级提出的申诉,而二审后再诉则受到了诸多限制,受理与否有着严苛的条件。
二、二审后还能上诉到高院吗
在我国,二审已是最终审判,不得再向高级人民法院申诉。
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即一案经过两次审判即可结案。
若当事人对此结果仍有异议,可向高级人民法院提交再审申请。
此类申请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 法院拒绝立案或驳回起诉确有误;
2. 当事人能提供足以推翻原判的新证据;
3. 原判所认定事实缺乏关键证据,且各方提供的证据未经充分说明与质证,或为伪造;
4. 法院在原判中适用法律不当;
5. 法院审理案件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导致错判;
6. 原判遗漏当事人诉求;
7. 原判所依据法律文书被撤消或变更;
8. 审判人员在审理过程中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非依法作出判决。
三、二审行政上诉多久开庭
二审行政上诉案件的开庭时间并没有明确、固定的法律规定,具体时长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方面,法律只是对二审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作出了规定。通常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另一方面,实际的开庭时间会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案件的复杂程度,如果案件涉及的事实、法律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大量调查取证、组织双方交换证据等,那么准备工作耗时较长,开庭时间可能会相应推迟;法院的案件排期情况也会影响,若法院同期受理的案件较多,审判资源紧张,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安排开庭。
总之,二审行政上诉案件具体的开庭时间需由法院根据案件实际和工作安排来确定,当事人可关注法院通知。
以上是关于二审后再诉和上诉的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