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伤未达到伤残标准如何赔偿

2025-10-24 05:42:11 法律知识 0
  工伤未达到伤残标准如何赔偿?工伤未达伤残标准赔偿包括:医疗费(符合规定由基金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待遇单位付,一般不超12月可延长)、护理费(单位负责生活不能自理者)、住院伙食补助费(基金支付)、交通费食宿费(经同意基金付)。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工伤未达到伤残标准如何赔偿

   工伤未达到伤残标准的赔偿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医疗费。职工因工伤进行治疗所产生的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医疗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是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要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三是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四是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规定支付住院伙食补助费。

   五是交通费、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没有达到伤残等级的工伤如何赔偿

   未达到伤残等级的工伤,赔偿项目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首先是医疗费用。职工因工伤进行治疗所产生的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医疗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若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由单位承担。

   其次是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再者是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另外,还有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一般是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一定比例发放,交通食宿费根据实际支出报销。

   单位应积极协助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及相关赔偿事宜,确保职工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三、支付给员工的工伤赔偿款怎么做账

   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伤赔偿款,在账务处理上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确认赔偿费用。当确定需要支付工伤赔偿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借记“管理费用——工伤赔偿”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伤赔偿”科目。这一步是将工伤赔偿费用计入企业的管理成本中。

   二是实际支付赔偿款。在实际向员工支付工伤赔偿款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伤赔偿”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这体现了企业资金的流出,完成了赔偿款的支付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企业已为员工购买了工伤保险,且从工伤保险机构获得了相应的赔偿款,那么在收到赔偿款时,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工伤赔偿”科目;在支付给员工时,借记“其他应付款——工伤赔偿”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科目。同时,将企业自身承担的部分按照上述未购买保险的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以上是关于工伤未达到伤残标准如何赔偿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