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从申请需要多久
一、劳动仲裁从申请需要多久
劳动仲裁从申请到出结果所需时长有明确法律规定。一般来说,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会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需在十日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
仲裁庭应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件审理。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延期,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劳动仲裁从申请到出裁决结果,大概在四十五日左右,特殊情况最长不超过六十日。
不过,实践中存在一些影响时长的因素,比如需要鉴定、公告送达文书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审理期限相应延长。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做好相应准备,及时关注仲裁进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仲裁申请什么条件
申请劳动仲裁需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存在劳动关系。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须存在事实或书面的劳动关系,这是启动劳动仲裁的基础前提。比如有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双方存在劳动用工关系的证据。
第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仲裁请求应明确具体,如要求支付拖欠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补缴社会保险等。同时,要详细阐述支持请求的事实情况,例如说明工资拖欠的时长、计算依据等。
第三,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常见受理范围包括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等。
第四,在仲裁时效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三、劳动仲裁申请病假多久
劳动仲裁中病假时长并无固定统一标准,需依据具体情形判定。
一方面,要看劳动者实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较重,比如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进行重大手术康复等,必然需要较长时间的病假来恢复健康,这种情况下,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病历等资料确定的病假时长通常较长。
另一方面,还与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有关。按照法律规定,工作年限不同,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医疗期也不同。例如,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依不同区间有六到二十四个月不等的医疗期。
总之,劳动仲裁时确定病假时长,关键在于劳动者提供的医疗机构诊断等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合理性,以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医疗期标准,以综合判定其申请病假时长是否合理合法。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从申请需要多久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