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有哪些
一、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有哪些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的情形。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以及约定竞业限制条款的情形。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需要注意的是,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二、劳动合同涉及违约吗
劳动合同可能涉及违约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用人单位违约。用人单位若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违反了其在劳动合同中的法定义务,构成违约。此外,若用人单位违反服务期约定、保密协议等与劳动者的特别约定,也需承担违约责任。
二是劳动者违约。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比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并与该劳动者约定服务期,而劳动者违反该服务期约定,就需支付违约金。另外,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同样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总之,劳动合同双方均应遵守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若一方违反相关约定或规定,就可能构成违约并承担相应责任。
三、劳动合同可以规定违约金吗
劳动合同可以在特定情形下规定违约金。具体如下:
一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若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且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若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除上述两种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