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增加约定条款无效吗
一、合同增加约定条款无效吗
合同增加约定条款不一定无效。判断其是否有效需考虑多方面因素。
若增加的约定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该条款通常有效。例如买卖双方在原合同基础上,增加关于货物交付方式的补充条款,只要双方自愿协商一致,此条款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若增加的约定条款存在以下情况则可能无效。一是条款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如在劳动合同中增加排除劳动者主要权利、免除用人单位法定责任的条款,这类条款因违法而无效。二是条款违背公序良俗,像在商业合同中增加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的条款,会被认定无效。三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增加条款,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后该条款自始无效。
总之,合同增加约定条款是否有效要结合具体情形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二、赠与合同无效要什么证据
证明赠与合同无效,需提供能证明合同存在法定无效情形的证据:
1. 证明主体不适格的证据。如赠与人或受赠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提供医院诊断证明、相关鉴定报告等,证明其在签订合同时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证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证据。若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可提供聊天记录、录音录像、证人证言等。比如,有录音显示赠与人是在受胁迫下签订合同。
3. 证明内容违法或违背公序良俗的证据。若赠与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可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条文以及能证明合同内容与之冲突的材料。若赠与行为违背公序良俗,可提供当地的风俗习惯、道德准则相关资料,以及能证明该赠与行为与这些准则相悖的证据。
4. 证明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证据。可提供双方往来的文件、通信记录等,证明双方存在恶意沟通,以及第三人利益受损的相关证据,如财务损失证明等。
在收集证据时,要确保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以有效支持赠与合同无效的主张。
三、哪些情形下订立合同无效
依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形订立的合同无效: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所以他们签订的合同无效。
2.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这类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只是表面形式,不具有法律效力。
3.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正常的社会秩序,违反这些规定的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4. 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统称,合同内容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同样无效。
5. 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这种恶意勾结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法律不会予以支持,合同也会被认定为无效。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需确保合同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出现上述无效情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合同增加约定条款无效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