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多长
一、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多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日。对于因工作性质或生产特点限制,不能实行上述标准工时制度的,可实行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但需经过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在特殊情况下,用人单位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且,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如安排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日加班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二、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不超多少小时
根据《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企业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如不定时工作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
不定时工作制下,劳动者工作时间不受固定时数限制;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则是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
若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三、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40还是44小时
《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但在实际执行中,很多用人单位遵循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这是因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不过,若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在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同时,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需依法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总之,法定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上限为四十四小时,实践中常见每周工作40小时的安排,同时加班需依法依规进行。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多长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