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起诉
一、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起诉
若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起诉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其一,收集证据。比如工资支付记录,包括银行转账明细、工资条;工作证、服务证等能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可通过打卡记录、同事证言等证实;用人单位招工招聘记录、劳动者填写的登记表等。
其二,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需先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劳动者应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写明双方身份信息、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等,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并作出裁决。
其三,若对仲裁裁决不服,劳动者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时需提交起诉状、仲裁裁决书及相关证据等材料,法院立案后会按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二、兼职没有签劳动合同可以吗
兼职未签劳动合同是可以的,需要分情况来看。
如果是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兼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也就是不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的约定可以通过口头形式确定。
但如果兼职并非非全日制用工,比如工作时间、工作要求等更接近全日制用工标准,那么从保护自身权益的角度出发,劳动者最好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为书面劳动合同能够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一旦发生纠纷,可作为重要的证据。
总之,对于一般的非全日制兼职,不签劳动合同是合法的;但对于接近全日制用工标准的兼职,签订劳动合同更有利于保障双方权益。
三、不签劳动合同一告一个准吗
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提起相关诉讼或仲裁,胜诉的可能性较大,但也并非绝对“一告一个准”。
一方面,若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种情况下,只要劳动者能够提供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其主张通常会得到支持。
另一方面,若存在特殊情形,比如劳动者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有合理的理由暂时未能签订(如不可抗力等),且能提供相应证据证明,那么用人单位可能无需承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此外,诉讼或仲裁结果还受时效、证据充分性、程序合法性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虽然不签劳动合同的行为一般会让用人单位承担法律责任,但具体案件结果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判断。
以上是关于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起诉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