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足额发放工资补偿标准
一、未足额发放工资补偿标准
未足额发放工资的补偿标准如下:
首先,用人单位未足额发放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其补足差额部分。
其次,若用人单位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仍逾期不支付的,需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例如,应发工资10000元,实际发放8000元,差额2000元。若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后仍未支付,用人单位除补足2000元工资外,还需支付1000元至2000元的赔偿金。
此外,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作3年,月工资5000元,用人单位应支付15000元经济补偿。
二、未休年休假工资计算标准
未休年休假工资的计算标准如下:
首先,正常情况下,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这里的300%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也就是说,单位除正常支付工资外,还需另行支付200%的未休年休假工资。
其次,日工资收入的计算方式为,按照职工本人的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折算。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在本用人单位工作时间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月平均工资。
最后,若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三、未成年上班没签合同有工资吗
未成年上班即便没签合同,也应当获得工资。
从法律层面来看,劳动者付出劳动就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未成年人虽为特殊劳动群体,但只要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负有支付工资的义务。
首先,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非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前提。只要未成年人与用人单位形成了事实上的用工关系,其劳动成果就应得到相应报酬。
其次,未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影响工资的支付。用人单位需按照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方式和时间,向未成年劳动者支付工资。若双方没有约定工资标准,一般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工资确定。
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未成年劳动者及其监护人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如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也可申请劳动仲裁,通过法律程序主张自己的工资权益。
以上是关于未足额发放工资补偿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