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超过5000扣多少
一、工资超过5000扣多少
工资超过5000元的扣税金额,需依据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确定。我国目前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是工资收入减去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其他依法确定的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以不考虑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扣除项目为例,若月工资收入为6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 - 5000 = 1000元,对应3%的税率和0的速算扣除数,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000×3% - 0 = 30元。
若考虑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如社保公积金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应纳税所得额会相应减少,扣税金额也会降低。
具体扣税金额需结合个人实际收入和扣除情况,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得出。
二、工资不发没有合同能告吗
工资不发且没有合同,劳动者能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根据法律规定,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行为就属违法,劳动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为证明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可提供相关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同事证人证言等。有了这些证据,能增加维权的胜算。
劳动者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要求支付拖欠工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
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通过仲裁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工资不发且没合同,劳动者能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关键是要收集好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情况的证据。
三、工资不给合同到期怎么办
当遇到合同到期但工资未支付的情况,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第一,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明确指出合同已到期,要求其及时支付所拖欠的工资,可采取面对面沟通、书面函件等方式,留存沟通记录。
第二,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责令其支付工资。投诉时需准备好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情况的材料。
第三,申请劳动仲裁。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可能存在的经济补偿。仲裁过程中,要遵循仲裁机构的程序和要求,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第四,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证据,以保障自己的诉求能得到有效支持。
以上是关于工资超过5000扣多少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