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期限如何中断计算
一、工伤认定期限如何中断计算
工伤认定期限中断计算的情形及相关规定如下:
一是不可抗力。如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或者因战争、社会动荡等社会异常事件,使得当事人无法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在不可抗力事件持续期间,工伤认定期限暂停计算,待不可抗力事件消除后,期限继续计算。
二是被申请人依法宣告失踪、死亡。若用人单位或者相关责任主体宣告失踪、死亡,导致工伤认定程序无法正常进行,此时认定期限中断。自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之日起,期限暂停,待重新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等相关事宜后,再继续计算剩余期限。
三是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以及用人单位等主体,因其他正当理由耽误申请时间的。比如申请人突发重大疾病住院治疗等客观情况,致使无法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在此情况下,需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存在正当理由,经相关部门审查认可后,认定期限可中断计算,待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
二、非工伤不能上班能有工资吗
非工伤不能上班是否有工资,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患病或非因工负伤。职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相关规定,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二是其他非工伤原因。例如因个人事务请假,经用人单位批准的,一般按照用人单位规定执行,可能没有工资或者按照请假天数扣除相应工资;若未经批准擅自离岗,通常视为旷工,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支付旷工期间的工资。
总之,非工伤不能上班能否获得工资,关键要看不能上班的具体事由以及是否符合用人单位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要求。职工应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说明情况,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依规处理。
三、工伤十级伤残能拿残疾证吗
工伤十级伤残一般不能直接办理残疾证。二者鉴定标准和目的有所不同。
从鉴定标准看,工伤伤残鉴定依据的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主要是为了确定职工因工伤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以便确定工伤保险待遇等相关补偿。而残疾证的办理依据的是《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侧重于对各类残疾程度的综合评定,考量的因素更为广泛。
从实际情况来说,工伤十级伤残相对来说对劳动能力的影响程度在工伤体系中有明确界定,但可能尚未达到残疾证所要求的残疾标准。通常残疾证要求的残疾程度相对更重,涉及肢体、智力、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严重障碍或缺失。
不过,具体能否办理残疾证,还需要当事人向当地残联提出申请,由残联指定的专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定,以最终评定结果为准。
以上是关于工伤认定期限如何中断计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