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如何变更抚养权
一、成年人如何变更抚养权
成年人不存在变更抚养权的问题。抚养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当子女成年后,其已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不再需要父母进行监护和抚养,也就不存在抚养权的概念。
不过,如果成年子女因精神疾病等原因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父母需要确定对其的监护权。若要变更监护权,首先可由相关人员协商确定,如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以及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若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法院在判决时,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保障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生活。
二、孩子奶奶有抚养权吗
在一般情况下,孩子的抚养权归父母。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对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孩子奶奶可能获得抚养权。
若孩子的父母双亡,或均无抚养能力,有负担能力的奶奶有抚养未成年孙子女的义务,此时奶奶可能获得抚养权。例如父母因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来源,无法履行抚养职责,奶奶就可以争取抚养权。
此外,若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抚养能力却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奶奶也可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
还有一种情况,父母双方协议一致,将孩子交由奶奶抚养,且这种安排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可以实现由奶奶抚养孩子。
总之,孩子奶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形下,是有可能获得孩子抚养权的。
三、孩子可以有抚养权吗
孩子本身不拥有抚养权,抚养权是父母对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在司法实践中,当父母双方对抚养权产生争议时,法院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比如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会综合考虑双方情况。
此外,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虽然孩子没有抚养权,但他们的意愿在抚养权的判定中会起到重要作用,法院会认真考虑孩子希望和哪一方共同生活等想法。
以上是关于成年人如何变更抚养权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