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一、婚姻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婚姻诉讼涉及不同情形,诉讼时效有所不同:
一是离婚诉讼,一般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诉讼时效限制。只要夫妻一方认为感情破裂,无法继续共同生活,就可随时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不过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二是离婚后财产分割纠纷。若一方发现另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等行为,可在发现之日起三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三是离婚损害赔偿纠纷。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不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二、婚姻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婚姻可撤销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因胁迫结婚。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若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应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在婚前未如实告知另一方。这里的重大疾病一般是指严重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如严重的精神疾病、传染性疾病等。这种情况下,另一方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
婚姻被撤销后,该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三、婚姻效力待定的情形有哪些
婚姻效力待定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欠缺结婚的合意。结婚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若存在一方受胁迫而结婚的情况,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在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是未达法定婚龄。我国法律规定,男性结婚年龄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若一方或双方未达法定婚龄而结婚,在未达法定婚龄一方达到法定婚龄前,该婚姻效力处于待定状态。一旦未达法定婚龄者达到法定婚龄,婚姻效力一般可认定为有效;若在法定期间内,婚姻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主张该婚姻无效,经法院依法审理确认的,则婚姻无效。
以上是关于婚姻诉讼时效多长时间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