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入刑标准

2025-11-02 16:41:13 法律知识 0
  合同诈骗罪入刑标准?合同诈骗罪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履行合同中骗对方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入刑标准主要看诈骗数额,二万元以上应予立案。具体情形多样,认定时还结合多方面因素,达标准将追刑责。接下来民生与法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合同诈骗罪入刑标准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入刑标准主要依据诈骗数额及相关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此为合同诈骗罪的基本入刑数额标准。

   具体情形包括:一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如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二是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三是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四是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匿;五是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

   司法实践中,对于合同诈骗罪的认定,不仅考量数额,还会结合行为手段、危害后果、主观故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达到入刑标准的,将依据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合同诈骗罪金额认定

   合同诈骗罪金额认定在司法实践中有明确规定。

   个人进行合同诈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合同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金额认定通常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计算,合同标的额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实际骗取数额指行为人通过诈骗行为实际获得的财物价值,需扣除返还给被害人的财物和已支付的费用等。在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应对共同诈骗所得总额负责,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分别量刑。司法机关会全面审查合同签订、履行过程及资金流向等证据,准确认定诈骗金额,确保定罪量刑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合同诈骗怎么才立案

   合同诈骗达到一定条件,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达到两万元以上的,应当予以立案追诉。

   立案需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提出,通常是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报案时要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合同文本、付款凭证、聊天记录、邮件等,这些材料能证明存在合同及诈骗事实。

   报案人要详细清晰地陈述案件情况,包括合同签订背景、履行过程、对方诈骗手段及造成的损失等。公安机关受理后会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若符合立案条件,会制作立案决定书;若不符合,会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报案人。报案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可申请复议。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罪入刑标准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