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串通是否构成恶意合同无效
一、恶意串通是否构成恶意合同无效
恶意串通会导致合同无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具体分析如下:
(一)恶意串通要求双方当事人主观上存在恶意。即双方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利益,仍故意为之。这种恶意是一种故意的心理状态,而非过失。
(二)必须存在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客观结果。这里的“他人”可以是特定的第三人,也可以是不特定的多数人。比如,为逃避债务,债务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将财产低价转让给第三人,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三)恶意串通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正是由于双方的恶意串通行为,才导致了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一旦认定合同双方存在恶意串通且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该合同自始无效。无效的合同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恶意串通合同一定无效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文规定,任何形式的恶意串通的合同皆属无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效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行为人与相对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从而损害了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关于强制性规定而订立的合同;背离了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同;以及法律中其他明确规定的情形。
2、若当事人之间存在恶意串通,并因此导致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受损,那么他们通过该行为获得的财产应被收归国有,或者返还给集体或第三方。
三、恶意串通合同无效怎么办
当确认合同因恶意串通而无效后,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返还财产。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如果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比如一方通过恶意串通的合同获得了特定的设备,就需将设备返还给对方;若设备已损坏无法返还,则按其价值折价补偿。
二是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在恶意串通的情况下,串通双方通常都存在过错,需根据各自过错程度分担损失。
三是追缴财产。如果恶意串通损害了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因此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例如,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财产会被追缴。
此外,当事人还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因合同无效引发的纠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恶意串通是否构成恶意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