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完离职留一个月让才签劳动合同
一、提完离职留一个月让才签劳动合同
这种做法存在诸多不合理与不合法之处。
从法律层面看,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提完离职才要求签劳动合同,显然违背了该规定。
首先,对劳动者而言,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期间,劳动者的权益可能面临风险,比如工资支付、社保缴纳等方面缺乏有效书面依据保障。若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在证明劳动关系及相关权益诉求时会存在困难。
其次,对于用人单位,这种行为面临法律责任风险。根据法律规定,未按时签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明确拒绝用人单位不合理要求,并向其说明法律规定,要求依法依规处理;二是若用人单位坚持此不合理做法,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相关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改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产生纠纷,劳动者还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定途径解决。
二、入职协议签了但没签劳动合同离职
入职协议签了但未签劳动合同便离职,存在以下法律要点。
首先,入职协议若具备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如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可视为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依此确定。若入职协议内容不完备,未涵盖劳动合同关键要素,则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
其次,劳动者离职应按规定履行程序。若在试用期内,一般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过了试用期,通常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再者,关于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从入职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主张每月二倍的工资。但需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
最后,离职时,用人单位应依法结算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离职事项、工资支付、未签劳动合同补偿等存在争议,可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没有签劳动合同说了离职又让回去走离职手续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本身已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在此情形下,劳动者告知离职后又被要求回去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应谨慎处理。
首先,鉴于未签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主张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的双倍工资。其次,关于回去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要求用人单位明确办理手续的具体内容及目的。若只是为了完善正常的工作交接流程,在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回去办理。但需注意,办理过程中要留存相关证据,比如交接清单等。
如果用人单位利用办理离职手续的机会,试图逃避未签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或者设置不合理条件损害劳动者利益,劳动者有权拒绝。同时,可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等,通过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并给予应有的补偿。
以上是关于提完离职留一个月让才签劳动合同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