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买社保按劳动法怎么赔
一、没买社保按劳动法怎么赔
用人单位没给劳动者买社保,赔偿方式根据不同情况而定:
1.经济补偿:若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购买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2.补缴社保:用人单位应补缴未缴纳的社保费用。劳动者可向社保经办机构投诉,由社保经办机构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3.赔偿相关费用:因用人单位未购买社保,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而遭受损失的,用人单位需赔偿相应费用。如未缴纳医疗保险,劳动者自行承担的医疗费用,可要求单位赔偿。
劳动者要维护自身权益,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时需提供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未购买社保等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二、无效的劳动合同是合同吗
无效的劳动合同本质上仍属于合同范畴。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订立,但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等情形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即便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它也是双方当事人为设立、变更、终止劳动关系而达成的协议,具备合同的外在形式。不过,无效劳动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如果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三、劳动合同是否存在无效期
劳动合同存在无效的情况,但不存在“无效期”的说法。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其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比如用人单位故意隐瞒重要工作信息,诱使劳动者签订合同,此合同可能无效。其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像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无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这类条款无效。其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例如,某些行业的劳动合同违反劳动基准法中关于工作时间、最低工资等规定,合同相应部分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若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以上是关于没买社保按劳动法怎么赔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