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效是否能仲裁

2025-07-09 02:41:52 法律知识 0
  劳动合同无效是否能仲裁?劳动合同无效能申请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此类劳动争议,当事人认为合同无效,可提交书面申请及证据。仲裁委审查受理后,双方举证,仲裁庭裁决。不服裁决,还可向法院诉讼解决。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劳动合同无效是否能仲裁

   劳动合同无效能申请仲裁。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其中就包括因确认劳动合同效力发生的争议。

   当劳动者或用人单位认为劳动合同无效时,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申请时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写明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等内容,并附上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文本、能证明合同无效情形存在的材料等。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予以受理。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仲裁庭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对劳动合同是否无效作出裁决。

   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诉讼程序进一步解决争议。

   二、公司触犯劳动法怎么举报

   公司触犯劳动法,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举报:

   1.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可前往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办公地点提交举报材料,也可拨打12333热线电话。举报时,要详细说明公司名称、地址、违法事实等信息。例如公司超时加班、拖欠工资等情况,需提供能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工资条等。

   2.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劳动监察大队有职责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员工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投诉,劳动监察大队会根据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3.线上举报平台:部分地区开通了专门的劳动保障线上举报投诉平台,员工可登录相关网站或手机应用,按照指引填写举报信息。

   在举报过程中,员工应确保举报内容真实准确,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避免遭到公司报复。

   三、劳动法赔偿金不给怎么办

   当用人单位不给劳动法规定的赔偿金时,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第一,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告知对方应支付赔偿金的法律依据和具体金额,要求其履行支付义务。这是较为便捷的方式,能避免矛盾激化。

   第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者可携带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证、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查证属实,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第三,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仲裁申请书及相关证据,仲裁委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若劳动者胜诉,用人单位需按仲裁裁决支付赔偿金。若用人单位不履行仲裁裁决,劳动者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四,提起诉讼。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无效是否能仲裁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