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一年能解除吗
一、取保候审一年能解除吗
取保候审一年通常可以解除。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当取保候审达到十二个月时,相关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解除决定。
司法机关解除取保候审的情形有多种。如果案件侦查终结,证据足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会依法移送审查起诉;若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比如证据不足等情况,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解除取保候审需遵循法定程序。执行机关应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在解除取保候审后,若在取保候审期间遵守规定,其交纳的保证金应予以退还。
不过,司法机关也可能根据案件实际进展,在未达十二个月时提前解除,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如转为逮捕等。总之,取保候审一年一般会按规定解除,但具体还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和司法机关的决定。
二、犯人有病能取保候审吗
犯人有病是否能取保候审,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也就是说,犯人有病要满足两个关键条件才可能被取保候审。
其一,所患疾病需达到严重程度,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例如,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癌症晚期等,身体状况极差无法正常生活。
其二,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产生危险性。判断是否有社会危险性,会综合考虑案件性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过往表现等因素。若其犯罪情节较轻,且以往表现良好,没有再犯罪的可能,一般可认为不具有社会危险性。
不过,如果犯罪性质恶劣,即便犯人有病,也可能因存在社会危险性而无法取保候审。比如,涉嫌严重暴力犯罪、有串供或毁灭证据等行为的,即便有病,通常也难以获得取保候审。
三、有重病可以取保候审嘛
有重病是否可以取保候审,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
判断能否取保候审,关键在于是否满足“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这一条件。社会危险性包含多种情形,如可能实施新的犯罪;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等。
若犯罪嫌疑人虽患重病,但存在上述社会危险性情形,一般不能取保候审。若重病患者不存在社会危险性,通常可被准予取保候审。例如,犯罪嫌疑人患严重心脏病需长期治疗,且所涉犯罪情节较轻,本人悔罪态度好,能保证随传随到,就可能符合取保候审条件。
申请取保候审需向办案机关提交书面申请,经审核批准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一年能解除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