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房屋是否犯罪怎么判
一、倒卖房屋是否犯罪怎么判
倒卖房屋是否构成犯罪及如何判,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一般单纯买卖房屋,遵循市场规则进行交易,属于合法民事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存在一些情形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其一,若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房源信息、一房多卖等手段骗取他人购房款,可能构成诈骗罪。依据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其二,房地产商捂盘惜售、恶意炒作哄抬房价等倒卖行为,违反房地产市场相关管理规定,可能面临行政处罚,若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构成该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卖房合同无效有诉讼期吗
卖房合同无效存在诉讼期,一般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规定。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在卖房合同无效的情形下,若一方认为合同无效并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需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比如,一方发现合同存在欺诈、胁迫等导致合同无效的情形,从发现该情况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
不过,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并且,诉讼时效可能会因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等情形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所以,当事人若认为卖房合同无效,应及时行使权利,避免超过诉讼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三、共有人卖房合同是否无效
共有人卖房合同不一定无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房屋为按份共有,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卖房并签订合同,合同有效。因为法律赋予占比较大份额的共有人决定处分共有物的权利。比如,三人按份共有房屋,其中两人份额超过三分之二,他们决定卖房并签订合同,此合同是有效的。
若是共同共有,原则上需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若部分共有人擅自卖房,合同效力待定。若其他共有人事后追认,合同有效;若拒绝追认,合同可能无效。但如果第三人是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完成产权登记,构成善意取得,其他共有人不能主张合同无效,只能向擅自处分的共有人请求赔偿损失。例如,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一方未告知另一方将房屋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并完成过户,第三人构成善意取得,合同有效。
判断共有人卖房合同是否无效,要结合共有类型、处分权行使情况及第三人是否构成善意取得等因素综合考量。
以上是关于倒卖房屋是否犯罪怎么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