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取保候审措施有哪些
一、加强取保候审措施有哪些
加强取保候审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规范适用标准。明确细化取保候审适用的具体情形与条件,确保在司法实践中能准确判断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符合要求,避免随意扩大或缩小适用范围。如规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应当优先考虑取保候审。
第二,强化保证机制。对保证金的收取、管理和退还进行严格规范,依据案件性质、情节和嫌疑人经济状况合理确定保证金数额。对于保证人,要审查其资格和能力,明确其应承担的监督义务和法律责任。
第三,完善监管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子手环、定位系统等,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实时动态监管,确保其遵守规定,随传随到。同时,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公检法等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
第四,加强教育与培训。对司法工作人员开展取保候审相关业务培训,提高其对取保候审制度的理解和适用能力。对被取保候审人进行法制教育,使其清楚自身权利义务和违反规定的后果。
第五,建立救济机制。当被取保候审人认为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为其提供有效的申诉和救济途径,保障其合法权益。
二、取保候审影响买飞机票吗
取保候审期间是否影响买飞机票,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守相关规定,其中包括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若已经获得执行机关的批准,那么买飞机票和乘坐飞机离开居住地通常是被允许的,此时不会受到影响。但要是未获批准,购买飞机票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就违反了取保候审规定。
违反规定可能导致一系列后果,执行机关有权决定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且根据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所以,处于取保候审期间的人员,在计划购买飞机票出行前,务必先向执行机关提出申请,待获得批准后再进行购票等相关操作,避免因违规而给自己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取保候审延迟有什么依据
取保候审延迟即延长取保候审期限,依据主要如下:
第一,案件复杂,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工作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完成。比如一些涉及众多犯罪嫌疑人、大量证据材料的经济犯罪案件,司法机关在法定的取保候审期限内难以完成调查、核实证据等工作,就可适当延长取保候审时间。
第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在其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情况下,若案件未办结,可延长取保候审。
第三,需要继续收集证据、补充侦查。当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需进一步侦查获取新证据时,为保证诉讼程序顺利进行,可延长取保候审期限。
不过,延长取保候审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由司法机关作出决定,并通知执行机关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且累计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以上是关于加强取保候审措施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